一、個人投資者:
1、申請開戶時托管在其委托的期權經營機構的證券市值與資金賬戶可用余額合計不低于人民幣50萬;
2、指定交易在證券公司達6個月以上并具備融資融券業(yè)務參與資格或金融期貨交易經歷,又或者在期貨公司開戶達6個月以上并具有金融期貨交易經歷;
3、個人信用良好,沒有不良信用記錄,也沒有被法律法規(guī)或本所業(yè)務規(guī)則禁止、限制從事期權交易;
4、具備相應的風險承受能力;
5、具備本所認可的期權模擬交易經歷;
6、具備期權基礎知識并通過本所認可的相關測試。
二、普通機構投資者:
1、申請開戶時托管在其委托的期權經營機構的證券市值與資金賬戶可用余額合計不低于人民幣100萬;
2、凈資產不低于人民幣100萬;
3、企業(yè)信用良好,沒有不良信用記錄,也沒有被法律法規(guī)或本所業(yè)務規(guī)則禁止、限制從事期權交易;
4、相關業(yè)務人員具備期權基礎知識,通過本所認可的相關測試;
5、相關業(yè)務人員具有本所認可的期權模擬交易經歷。
以上就是期權交易開戶條件相關內容。
期權是啥
期權就是指一種合同,來源18世紀后期的歐美市場,該合同授予持有者在某一特殊日期或該日以前的任意時間以固定價格購入或賣出一種資本的權利。期權合同最低涉及顧客和售賣人雙方。持有者具有權利但不擔負對應的責任。期權的標的物就是指選擇選購或售賣的財產。它包含股票、政府部門債券、貨幣、股票指數(shù)、產品期貨等。期權是這種標的物“衍化”的,因而稱金融衍生產品。特別注意的是,期權售賣人不一定擁有標的資產,期權是可以“買空”的。期權選購人也不一定確實想選購財產標的物。因而,期權期滿時彼此不一定進行標的物的實體交收,而只需按價格比補充款項就可以。
期權交易的歷史
期權交易起起源于18世紀后期的歐美市場。因為規(guī)章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影響,期權交易的發(fā)展一直遭受抑制。19到20時代初期,期權自營商都是職業(yè)期權交易者,在交易過程中,并不會接連不斷的明確提出價格,反而是僅當價格轉變顯著有益于它們時,才明確提出價格。那樣的期權交易不具備客觀性,不有利于出讓,市場的流通性遭受了較大的限定,這類交易體系也因而挫敗。
期權交易與期貨交易的介紹
期權交易與期貨交易中間不僅有差別也還有聯(lián)系。其聯(lián)系是二者均是以交易長期規(guī)范化合同為基本特征的交易。次之,在價格關聯(lián)上,期貨市場價格對期權交易合同的談妥價格及期權費明確均有影響。一般來說,期權交易的談妥的價格是以期貨合同所確認的長期交易類似產品交收價為基礎,而二者價格的差額又是期權費明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本文主要寫的是期權交易開戶條件有關知識點,內容僅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