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幣驅逐良幣的規(guī)律來源就是金幣的純度問題,就是當有人往市場上投放百分百純金的金幣的時候,會有一些人偷偷混入一些雜質,然后將其變?yōu)榘俜种呤墑e的金幣。以上就是什么是劣幣驅逐良幣規(guī)律相關內容。
劣幣驅逐良幣簡介
“劣幣驅逐良幣”是指一種貨幣流通的現(xiàn)象。在貨幣流通過程中,如果有兩種面值相同的貨幣一起流通,“做工好,分量足”的良幣會被人們收藏、囤積甚至重新熔鑄,從而逐步退出流通市場;而“做工差,分量輕”的劣幣會充斥市場,成為市場流通的主流貨幣。劣幣驅逐良幣是經濟學中一個古老的原理,它講的是鑄幣流通時代,在銀和金同是主幣的情況之下,一國需要為金幣和銀幣間規(guī)定價值比例,并依據(jù)這一比例自由地自由買賣金銀,金幣和銀幣能同時流通。由于銀和金自身的價值是變化的,這種金屬貨幣自身價值的變化與兩者兌換比率相對保持一致形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使復本位制無法實現(xiàn)。比如當金和銀的兌換比率是1:15,當銀由于銀的發(fā)掘成本下降而最終其價值下降時,人們用銀兌換金,將其儲藏,最終使銀充斥于貨幣流通,排斥了金。相反,如果銀的價值上升,金價值下降,人們會用黃金兌換銀,儲存銀,流通只會是金幣。
劣幣為什么可以驅逐良幣
在實行金銀雙本位制狀況下,金銀有一定兌換比率,一般由政府規(guī)定。但當市場比價和政府比價不一致時,群眾如果按法定比率使用良幣去交易就會面臨一定的損失,這時候就會傾向于將市場價值比法定比率高的貨幣儲存起來,而流通中的貨幣則以市場價值比法定比率低的貨幣為主。劣幣驅逐良幣也被稱為格雷欣效應。它最早來自金銀雙本位制,金銀具有法定的固定比率,其實就是多少金銀就規(guī)定了等同于多少發(fā)行的貨幣。但是當市場比率與法定比率不一致的時候,就會導致一種貨幣價值偏高而另一種貨幣價值偏低,就是其中一種的實際價值要比另一種要高,這時候人民就會選擇儲藏高價值貨幣。本文主要寫的是什么是劣幣驅逐良幣規(guī)律有關知識點,內容僅作參考。